2024-09-10 17:39:32 | 美康网
新生入学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校内(校外)学生公寓住宿。住宿费按学年收取,4人间(带卫生间)收费标准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每人每年1600元,6人间(带卫生间)收费标准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每人每年1200元。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
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学校现有博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包括中医博士与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中药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药学硕士9个专业学位类别。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博士研究生47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名中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460余人,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药学等医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4个,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中医骨伤科学、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2001年获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优秀,2008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3个、B类6个。学校建有血液病、免疫风湿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0个、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以及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简称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CCMP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
学校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县、区)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地方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工作站等校地合作平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2022年12月30日,由我校和金华市政府共建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先后与省国贸集团等百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中医药创新发展联合体、实验室、博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传承创新。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4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突尼斯建有一所海外分校,在罗马尼亚、以色列、白俄罗斯、新西兰建有海外中医药中心,建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
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秉承“求本远志”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理念,倡导“求真、求实”的校风,弘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一、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新生入学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校内(校外)学生公寓住宿。住宿费按学年收取,4人间(带卫生间)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6人间(带卫生间)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元。二、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简介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利用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00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同年秋季开始
一、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学校学生公寓生活设施完备,每个寝室均有独立卫生间和空气能热水,空调器、电脑宽带网接口、专用写字台、衣柜、书架设施等。按国家物价部门核准,四人间住宿费1600元/生•年,六人间住宿费1200元/生•年,学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二、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简介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是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置,统筹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
一、浙江工商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公寓实行小区式管理,分为金沙港生活区和钱江湾生活区。生活区绿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园区内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每个园区内均设有食堂、生活服务部等较为完善的生活设施,公寓楼内还配有自助洗衣房等设施。学生寝室为带独立卫生间和开放式阳台的4人间的新型学生公寓。每位学生配有床铺、组合学生桌(可放电脑、书籍等学习用品)及衣柜等家具,寝室内设有电话机接口、电视信号线接口、计算
一、浙江理工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一、住宿费的收取按浙江省物价局相关文件标准执行。二、学校有三个食堂(桂花园、玫瑰园、紫薇阁),分别位于学校生活一区、二区和三区,方便学生就餐。二、浙江理工大学简介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时局动
一、浙江农林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公寓:四人一间或五人一间,有单独阳台、单独卫生间,可提供热水、空调。二、浙江农林大学简介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
一、浙江海洋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不能自己选择。住宿费500~1200元,根据实际住宿情况来收。500元的7~8人一间,公用卫生间;700元的4~6人一间,公用卫生间;800~900元的基本上4人一间,新楼,组合床,公用卫生间;1200元的学生公寓,独立卫生间。二、浙江海洋大学简介浙江海洋大学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
一、浙江财经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下沙校区的各项后勤生活设施全部实行社会化小区式管理,分为桃李苑生活区和成奚苑生活区。生活区绿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园区内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每个园区内均设有食堂、超市等较为完善的生活设施,公寓楼内还配有自助洗衣房等设施。学生寝室为带独立卫生间和开放式阳台的新型学生公寓。每位学生配有床铺、组合学生桌(可放电脑、书籍等学习用品)及衣柜等家具,寝室内设有电话机接口、计算机
一、浙江万里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生活园区能容纳万余学生,园区内建有学生公寓、餐厅、浴室、商业网点、健身房等多种生活设施与场所,能够为学生提供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园区学生公寓造型美观实用,公寓按4人间标准设置,并配有卫生间、功能完备的家具,电话、宽带网络等。二、浙江万里学院简介浙江万里学院由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举办,是一所具有73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经历过浙
2024-11-26 13:22:56
2024-11-30 12:09:06
2024-12-07 07:57:13
2024-12-10 21:50:14
2024-12-12 23:00:13
2024-12-08 11:17:54